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注释
乐庵先生语录后序淳熙五年八月 宋 · 吴仁杰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一一七
乐庵先生享年七十有九,阅天下之义理居多。
自其中年清修寡欲,不啻如道人、衲子,静极而通,故凡吾儒与佛、老二氏所谈性命之奥,心融神会,超然独得。
推其馀波,沾丐学者,每语辄更仆不少倦,盖以是为燕居之乐。
吾友龚君立道笃意于学,从先生游者六年,闻微言要指必书于策,积之为五卷,以示余。
余闻古人学道,要必有所悟入。
颜子繇「克己复礼」悟,曾子繇「一以贯之」悟,近世如徐节孝繇「莫安排」而悟,元城先生繇「不妄语」而悟。
然知道易,蹈道难,此四君子见于履践者皆可考也。
余观先生始见赵公而悟于「学而时习之」之一言,此其入道之门户,至于履践之实,又无愧于四君子者,然则先生之学所谓非苟知之,亦允蹈之者与!
其没也,今翰林周公子充诒书所亲曰:「乐庵临行一著,实是难学,禅和子亦须服他。
盖寻常说时甚易,腊月三十日直是不能谩人。
此老平生跌荡,到此乃得力,可敬可羡」。
翰林直道正学,其言不妄,故具著之。
学者欲知先生讲学之妙,是书固不可无;
欲知学力至到之地,则观诸翰林之言,思过半矣。
淳熙五年八月二日河南吴仁杰谨序。
按:《乐庵语录》卷末,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
遗训 宋 · 李衡
 出处:全宋文卷四二二六
吾寓形宇内七十九年,蚤虽困于百罹,晚仅全于五福。
死期既至,势不可留。
虽一念不生,本无去来,而四大假合,终归腐败,瞑目以后,当嘱付者今且画一,嗣宗辈一一各遵守之:
一、此间水薄土浅,因循不曾办得直裰,漫试图之,以小为贵,仅可周身足矣。
其间不置一物,虽冠裳亦无用,只裁一摺席藉背可也。
一、汝祖父母安厝皆有棺无椁,只以砖砌,以石板覆之足矣。
七七或百日内不须选日便埋,埋了只就家中供养。
一、亲识赗赠依例收留,第经钱折祭之类,一文以上不可受。
一、僧道礼数经疏亦不可收受,若欲在灵帷前持讽,则又大不可,但以示之。
一、应干钱米收支文字在匮中。
今岁田产可便五分分拨,以一分抄上周急簿,逐年轮一兄弟掌管给施,取吾簿上意旨,刻石庵中,另项桩管,置历收支。
如成娘之类,岁拨数十千与之营运,迟之岁月,何有不办。
如此等孤遗,皆当赈恤。
一、吾既往之后,岁时祭祀随家丰俭,由礼可也。
若斋一僧、念佛一声,非吾子孙。
此意是真报答,是真供养,上士闻之,当不复疑,中不惊怪,非所恤也。
右六事皆吾治命,不得违戾。
吾平生性命道德之学,治乱安危之策,不但载之空言,亦粗见之行事。
今既永诀,不容默戏,说一偈曰:竿木随身得自由,应缘以毕复何求。
翛然来往等孤雁,影落寒潭迹不留。
按:《乐庵先生遗书》卷一,万历刻本。
乐庵语录跋嘉定十七年九月 南宋 · 游洚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一五
侍御先生李公年踰七帙,孝宗皇帝起公于家,擢首风宪
一旦节度使张说本兵柄,抗章五上,与天子意不合,翩然而去。
当血气既衰之年,略无一毫利禄之念。
暨将逝之日,遗命以戒子孙,泚笔以别新故,雍容暇裕,初无异于平时,又何其了达如是耶!
嗟夫!
人之所以通乎死生之间者,惟一心尔。
喜与悲,一物也;
觉与梦,一致也。
此心动摇于利害得丧之场,则必眩惑颠冥于变故之际。
果能以浮云视富贵,则自能以昼夜视存亡,曳杖而歌,易箦而逝,兹岂一时勉强所能至!
孔门义命之学,处死则为重,视死则为轻久矣。
今公优游以观化,整暇以归全,后日之心,即前日勇于去国之心也,是乌可以二观之哉!
洚居僻而生晚,虽不及侍杖席,聆謦欬,而公之孙󷺄出示公之圹志、遗墨、石刻,反覆庄诵,既以见公始终之大略,而且以知人心之果不可以无定守也。
嘉定甲申季秋上瀚,建安后学游洚谨书。
按:《乐庵语录》卷末,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。
乐庵语录跋绍兴元年二月 南宋 · 孙侨
 出处:全宋文卷四○一一
世俗以了悟生死为禅僧衲子一希世异事,殊不知吾夫子负手曳杖之歌,曾子易箦反席之际,盖吾儒之所优为者。
侍御先生理学之妙,见于践履,及处死生之变,若将归焉。
其超然冥悟,殆禅衲之所不如,非学力所至,独可强哉!
观其治命,以供佛斋僧为戒,则先生所得盖在此而不在彼明矣。
侨于先生为门下士,得邑兹来,虽不及侍杖履,而犹得诵遗书于阙里之藏。
再拜三复,辄疏于后,庶几发扬先生诚明之学,始终践履之实如此。
吾党观之,可以默喻云。
绍兴辛亥仲春中瀚,吴兴孙侨谨书。
按:《乐庵语录》书末附,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。
乐庵语录跋嘉熙二年七月 宋 · 王遂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九五一 创作地点:江苏省苏州市
孔子曰:「朝闻道夕死可矣」。
道者日用常行之理,苟闻之,则虽死无憾。
又曰:「未知生,焉知死」?
盖生之道有所未知,则何暇于死。
二者皆尽其所当闻、所当知,而死非其所计也。
昔者先大父好学,闻善如恐不及,宰长洲时公为他邑簿,闻其学而学焉。
公闻道于程门之学者,惠爱著于再领中山之日,直节见于立朝去国之时,而于死生之际了达如此,亦可谓卓然不惑者矣。
自程氏没而诸弟子得其传者,类有见于死生之大节,而不能无坐忘立脱之偏。
文公兴于闽,南轩作于湘,而后孔孟之论始定。
然而学者能如渡江诸贤所见者鲜矣,可不惧乎,可不惧乎!
嘉熙丁酉孟秋仲浣,后学王遂
按:《乐庵语录》卷末,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。